這世上有些人,連離開都特別動人。
—
有趣地走向生命盡頭
欣賞是枝裕和導演的人大概都知道,他的電影裡常常出現一個令人深刻的女演員。在《橫山家之味》中,她扮演一個走不出喪子之痛的老媽媽,靠著折磨別人來發洩心裡的苦,但那份內斂卻充滿爆發力的演技所展現出來的哀愁,卻讓人對這個角色充滿同理,而沒辦法討厭她。《小偷家族》這部作品同樣發揮這種深入人心的表演風格——她是才剛逝世的日本女演員樹木希林。留下了一本溫暖又有趣的遺作《離開時,以我喜歡的樣子》。
我很喜歡這本書。一方面是每個篇章都短短的,讓人很好消化;但這些短短文字又帶有很重的份量,有時當你忙完一天躺在床上,這些內容會突然冒出來敲在你心上,讓我想起影像裡樹木希林的模樣。
她是一名女演員,卻有罕見的不上妝的勇氣,因為呈現皮膚原有的質感「不也很好嗎?」所以接受採訪時她說:「我只是為原本就有的東西找到出路。」這樣不是蠻有趣的嗎?
但是她又不喜歡我們因她的話「找到救贖」,因為這是一種「依存症」,她還拜託我們好好想想這種症狀。我看了也忍不住覺得有趣,然而換個角度想就明白,或許樹木希林指的是:我們只是透過她說的話來「為自己原有的心智找到出路」。
這樣的想法她也實踐在自己的生命上。對於疾病和死亡,她也抱著「哦,原來會變這樣啊!」的想法,甚至在面對癌細胞的過程中,把疼痛視為理所當然,發現自己原來可以更謙虛、原來因為得癌症而有事先準備身後事的機會。
面對許多人覺得的「苦」,她總是固執地要找出「其中的樂趣」。所以即便身為一個讀者,讀著她的思維感到鼻酸了,也要想辦法露出微笑,來回報她帶給這個世界的樂趣。
一個有趣的人,勢必也用有趣的方式度過她的人生。即便是別人眼中的苦難,都可能成為她生命中的養分。
我學習著。像妳一樣有趣地走到生命最後。
—
樹木希林說——(我,不能同意更多)
對於幸福,她說──
所謂的幸福,並非「時常在那裡」,而是「要靠自己去發覺」。
對於工作,她說──
不被期待,才能做出最好的東西。
對於夫妻,她說──
我可以感覺到自己與內田是看向同一個方向。我們共同擁有一種反叛份子式的、想破壞一切的衝動,彼此像是同志。
對於家人,她說──
感覺上每個人先是獨立的個體,然後才一起組成這個家庭。
對於人際,她說──
我喜歡狠狠跌過一跤的人。
對於癌症,她說──
生病也是有好處的。即使得獎,也不會引來嫉妒;稍微失言,也不會有人責怪你;漸漸沒力氣吵架了,變得十分謙和。
對於老去,她說──
變老絕對是一件有趣的事。年輕時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漸漸辦不到了,但我並不認為這樣是不幸的,反而覺得有趣呢。
—
推薦者怎麼看———
許多我們只敢迂迴在心底的話,樹木希林說出來了;也由於她搶先一步說出來了,與她共事的人,或包括讀者,彷彿得到逃生梯,在人生進退無據時,有路可退。──吳曉樂(作家)
那些哲理名句被完整收錄在一本書裡,覺得很是感恩。搭捷運公車,或睡前翻一翻這本書……總會莫名得到些指引或者一點療癒。──阿潑(文字工作者)
原來這個讓人舒坦的長者畢生說過非常多有趣的話,對我這個修佛的幼兒園生來說,簡直是佛經的白話文版。──徐譽庭(編劇、導演)
我一向不信人生格言,但樹木希林這本書所留下的這些人生訊息是不一樣的……看似無關於愛,卻是愛的本質。──馬欣(作家、影評人)
我很喜歡這本書。一方面是每個篇章都短短的,讓人很好消化;但這些短短文字又帶有很重的分量……我們只是透過她說的話來「為自己原有的心智找到出路」。──許皓宜(心理諮商師)
即使才剛被這些灑脫又帥氣的箴言觸動得內心激動,下一秒卻又被她的明朗直白帶回當下,不自覺地噗哧笑出聲。──連俞涵(演員)
樹木希林只是回到外星球了,沒事的。活你自己的人生吧,記得活得有點滋味。──龍貓大王通信
#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》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28723?loc=P_0004_007